【当前热闻】券商年内发债超6300亿元 同比增近四成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3-06-12 09:49:41

中国基金报记者莫琳

虽然IPO、再融资之路受阻,但券商仍然频频发债“补血”。按照上市日期计算,截至6月9日,年内证券公司累计发债(公司债+短融)数量合计为334只,总规模达63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2%。


(资料图)

业内人士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去年同期,国金证券的定增以及中信证券、财通证券和东方证券的配股均落地,因此券商对发债融资热情并不高,而今年发债成了主要融资手段。

借新还旧补充资本金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7家券商累计发债规模均超过300亿元,招商证券、中国银河以297亿元、247亿元的发债规模紧随其后,另有平安证券、东吴证券、安信证券等10家券商发债规模在100亿元至200亿元。

此外,5月9日,招商证券和中金公司分别发布公告表示,两家面向专业投资者的公司债获批,在未来24个月内共计发行不超过400亿的“小公募债”。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券商发债融资或集中爆发。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中小券商大多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流动资金。

华西证券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募集说明书中表示,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以及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需求,未来可能调整部分流动资金用于偿还有息债务。

国联证券方面表示,充足的资金供应是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营运效率的必要条件。随着发行人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股权衍生品等交易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对营运资金的总体需求逐步增加,因此,通过发行本次债券募集资金补充营运资金,将对公司正常经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头部券商也同样有偿还到期债务、补充运营资金的需求。

中信证券在今年3月募集50亿公司债时表示,本期募集资金扣除发行等相关费用后不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全部用于偿还公司债券。

华泰证券也指出,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公司运营资金,满足公司业务运营需求,或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调整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记者注意到,招商证券和中金公司的获批额度均较计划募集额度缩水。招商证券从此前的600亿元调整至300亿元,中金公司则从300亿元调整至100亿元。募集资金用途均指向了调整公司债务结构、偿还到期债务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券商偏爱中短融债

从债券期限看,各大券商更偏爱中短融债。数据显示,1年(含)以下的债券有141只,占发行总数的42%,而期限为5年的债券仅有30只,绝大多数的债券均在2~3年左右。

平安证券指出,券商短融券自2012年重启发行以来,规模快速增长,成为证券行业债券融资最主要的渠道。2019年央行提高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的短期融资券最高偿还余额,叠加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短融券规模再次明显增长。2021年央行修订《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将发行期限上限自91天延长至1年内,取消强制评级,便利发行流程,但流动性要求更高、近6个月流动性覆盖率需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证券公司公募短期公司债试点、短融券融资成本同比提升,2021年、2022年短融券规模均同比收缩。

从发债成本看,券商的融资成本下行。今年以来,新发行的证券公司债(包含次级债)票面利率在2.55%至6.00%之间,平均票面利率为3.15%;去年同期为3.36%。新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在2.15%至3.6%之间,平均票面利率为2.6%,相较于去年下半年平均票面利率2.44%略有抬升,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年初的融资成本一般是全年中最高的。

精彩推送